血染的西兰卡普

2021-03-15 10:56:55  来源:红网  作者:红网时刻记者 廖秋萍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在永定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内,一件名叫西兰卡普的展品总是会吸引不少观展者注意。

    “这件普普通通的西兰卡普,承载着一段苦难、斗争、光荣的历史,在时光的长河里,依然历久弥新。”日前,永定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讲解员杜双向笔者介绍起这件西兰卡普与土家族妇女汤小妹誓死追随革命的英勇故事……

    在土家族语言里,西兰卡普就是‘土家族人花铺盖’的意思,是土家人生活的必需品。

    当年,汤小妹与追随贺龙元帅的堂侄贺连元结婚,一床有着精美图案并象征幸福爱情的西兰卡普,是汤小妹最“值钱”的嫁妆,汤小妹视如珍宝。

    可在革命战争年代,这样幸福的日子太过短暂。1919年中元节的深夜,反动武装冲进洪家关,进行疯狂报复,放火烧了贺氏半条街,汤小妹一家也遭到惨无人道的屠杀。反动派用大刀砍死了她80岁高龄的外婆、9岁的大儿子贺学信、7岁的二儿子贺学儒,连半岁的女儿贺学绒也被从摇篮里揪出摔死,亲人的鲜血溅在了那床西兰卡普上,化成了巨大的悲痛和仇恨。

    在这之后,丈夫贺连元带着三儿子贺学传加入红军,临走时,汤小妹将那床染血的西兰卡普交给丈夫,嘱咐他:“一定要随身带着,护佑你们打胜仗,平安归来”。1930年6月,贺连元在鹤峰战斗中身受重伤,缺医少药,伤重难治,同志们将他抬回老家,贺连元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紧握汤小妹的手,说到:“这些年,把你整苦哒,我不行了,这个家就指靠你了……”汤小妹望着再次被血染的西兰卡普晕厥过去。

    刚办完丈夫的丧事,噩耗再度传来,年仅28岁的三儿子贺学传在常德澧县执行任务时被捕后英勇就义。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汤小妹的丈夫和儿子相继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从此,汤小妹与小儿子贺学伦相依为命。1931年5月的一个夜晚,贺龙突然找到她,恳求她收留救治5名红军伤员。汤小妹二话不说答应下来,她将红军伤员藏到附近的岩洞里悉心照料。没过多久,清乡队的团防兵获知消息开始四处搜山,眼看敌人就到了距山洞半里远的山头,汤小妹万分着急,为迷惑反动派,她将小儿子藏好后,拿起盖在伤员身上的西兰卡普,奔跑到另外一个山头,挥舞着西兰卡普大声呼喊:“同志们,你们别走啊,你们走了,我怎么向贺胡子交代啊?”就在反动团防被汤小妹成功吸引过来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本已藏好的小儿子贺学伦竟跟在汤小妹的身后跑了出来,因害怕而哭着大喊妈妈。敌人已追至眼前,汤小妹抱着必死的信念,用西兰卡普将孩子一裹,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下悬崖。

    红军伤员得救了,悬崖下的汤小妹牺牲了,她的小儿子贺学伦幸运地活了下来。12岁的贺学伦把伤养好后,找到贺龙要求参加红军,贺龙不忍拒绝,答应下来,贺学伦将那床染满亲人鲜血的西兰卡普一直带在身边。

    时光飞逝,16岁的贺学伦因表现突出,升任红军排长。1935年,17岁的贺学伦在鹤峰朱家山战斗中英勇牺牲。

    那床见证汤小妹全家对党对革命无限忠诚的西兰卡普,也随着贺学伦的离去消失在了历史的风尘里。但汤小妹家这个悲壮的故事被口口相传的山歌所传颂:“要织卡普不怕烦,要当红军不怕杀。树树儿砍了桩桩儿在,冬去春来又发芽。”

    革命战争年代,张家界有太多像汤小妹一样的家庭,他们义无反顾投身革命,舍生忘死追求真理,用生命诠释了对信仰的炽热之情。

    如今,美丽的西兰卡普早已成为张家界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一大产业,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无数的党员干部追寻着汤小妹等革命先辈的足迹,将根深深扎进泥土里,和老区人民一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书写着新时代蓬勃发展的新篇章!(红网时刻记者 廖秋萍 整理 相关资料由永定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提供)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